安全警鐘常敲,安全之弦緊繃,建安公司宿州經開區智能園項目部思而奮發,將安全生產工作放到首位,不斷強化“紅線意識”,巧用“加減乘除”法則,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安全教育“加”力量
“我們在現場施工作業時一定要注意鋼結構吊裝、臨時用電、物體打擊等潛在危險源,穿戴好我們的安全帽和安全帶,配備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規范作業,同時,上下班我們要嚴格遵守項目‘兩點一線’疫情防控制度,保護好自身健康安全。”這是支部書記孔德力在班前教育時的一幕。項目部每天堅持召開班前會,不僅由班組對工人進行教育,項目班子成員也會定期出現在班前會上,不斷宣貫安全理念,時刻將安全生產意識警醒作為一種常態抓牢抓嚴,形成“人人為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優良作風,時刻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項目部不斷嚴格從業人員入場三級安全教育,新進場人員,必須接受三級安全教育,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同時,不斷強化培訓檢查效果,做好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建立安全教育培訓檔案,通過對現場施工人員嚴格執行實名制準入管理,實現從源頭提升人員安全素質,有效規避安全作業風險。
項目部還組織開展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與演練,重點進行高處墜落救援、觸電救援、消防和中暑救援演練,做到全員參與,突出增強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應急意識,增加應急處置的科學性、及時性和有效性,以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黨建引領“減”風險
“黨建+安全”不能只停留在紙上和思想上,更重要的是要在施工生產中開展起來。為充分發揮黨員在安全管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宿州經開區智能園黨支部自今年8月份開展“黨員安全監督崗”活動以來,劃分黨員責任區,明確各自職責。在施工現場,共產黨員亮明身份,佩戴的“黨員安全監督崗”紅黃相間的袖標格外醒目,對現場臨邊防護、高處作業、臨時用電及現場構造物、鋼筋加工、原材料等重點進行排查,截止目前開展集中上崗4次,共查出高空作業、吊裝作業、臨邊防護等隱患15條,明確了整改責任,制定了整改措施,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并將整改后的照片發至項目部安全生產群。
另外項目部團支部還開展青安崗活動,旨在發揮青年安全監督帶頭作用,加大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工作排查、治理、宣傳工作力度,將安全生產工作意識,自我安全防護意識傳遞到每個人身上,營造出“遵守安全生產法,當好第一責任人”的良好氛圍。自“黨員安全監督崗”和“青年安全監督崗”活動開展以來,項目部作業人員安全意識不斷提高,施工現場隱患越來越少,在第三季度公司勞動競賽評比中,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科技賦能“乘”效益
該項目充分利用廣聯達BIM+智慧工地技術,在現場設立攝像頭44個,通過AI智能識別隱患,可將現場布設的攝像頭實時抓取畫面以及手機拍攝的照片上傳至云端,依據算法模型識別其中的隱患信息,系統會自動提醒整改人整改,整改人將整改后的情況通過手機上傳到系統反饋,項目安全員確認整改達標后就閉合此條安全隱患整改工作,從發起整改安全隱患流程到閉合所有的信息都將完整的分類存留在智慧工地數據庫。截止目前共發現風險總數114個,項目部做到了及時復查率100%,整改率100%。
充分發揮智能設備的作用,智慧塔吊安全可視化監控系統可掃除視覺盲區,實時監控塔吊作業,通過無線傳輸的方式實時顯示可視智能終端上,危險預警及時可知,實現操作全程可視化,提升了項目安全管理工作;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實現項目施工現場無視角、全覆蓋,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可以快速捕捉到施工現場揚塵的異常行為,實現實時預警,保障周邊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環境安全。項目部通過廣聯達BIM技術的運用,能做到從施工的風險預判、控制,到隱患和質量問題的發現、分析、排除、改進,極大地提升過程管控、排查整改的效率。平臺記錄的隱患治理、質量問題整改等整個流程數據,都為今后的問題追溯、大數據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數字依據。
互檢互查“除”隱患
為持續開展黨管安全活動,積極創新黨管安全形式,11月初,該項目開展了黨管安全“互檢互查”主題黨日活動。
活動中,邀請建安公司產業大道項目部黨員、科立華項目部黨員對智能園項目部施工現場的臨邊防護、臨電設施、腳手架搭設、登高作業等情況進行了互檢互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現場反饋并逐一提出整改意見,能即時整改的督促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指定專人跟蹤落實,為下一步整改提供了方向和目標。
通過“互檢互查”活動,加強支部黨員和安全員之間的交流學習,做到“取長補短”,有效推動了黨管安全工作的提升,為項目部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安全保障。
下一步,該項目部將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自覺結合施工實際,以二十大精神為指導,積極促進黨建責任制與安全責任制有機結合,把安全生產責任扛在肩上,落在行動上,助力公司三年三跨越目標的實現!